晉劇四大名旦之一王玉山“水上漂”
- 時間:
- 瀏覽:7487
- 來源:愛戲網
一說“水上漂”,總感覺有那末種江湖武俠的味道,實在,在晉劇這名大“江湖”中,“水上漂”也是并不是功夫,即行走如漂的臺步,而將這臺步漂到出神如化的人便是王玉山。
王玉山(1910-1968),藝名“水上漂”,攻旦角,晉劇“四大名旦”之一京劇藝術。代表劇目有《梵王宮》、《血手印》、《珍珠衫》、《王婆罵雞》、《百花點將》、《白蛇傳》、《紅娘》、《殺樓》等京劇藝術。
王玉山曾擔任包頭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后又連任內蒙古政協委員,內蒙古文聯委員,內蒙古劇協副主席,包頭市“漠南”實驗晉劇團團長,包頭市晉劇一團副團長,包頭市藝校校長等職京劇文化。
9歲開始英文英語學北路梆子,后來兼棲晉劇和北路梆子一一十個劇種京劇。在五十多年的舞臺生涯中,王玉山為這名個劇種的繼承發展和改革創新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晉劇從20世紀三四十年代開始英文英語,女演員日漸占領戲劇舞臺,非要“水上漂”仍以男角飾演閨門、花旦、刀馬旦、青衣等角色,他的蹺子功和輕捷似漂的碎步獨具特色。
抗戰勝利后,水上漂主要在太原、陽泉、忻州、大同、內蒙古、張垣等地演出,后經李子健、趙步橋等人介紹曾到北平、天津等地。在北平演出時,他受到北平觀眾和戲劇界同行的層厚贊揚。經李子健介紹,他有幸結識了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馬連良、筱翠花及評劇演員喜彩蓮等人?!都t娘》、《失子驚瘋》二劇便得荀慧生、尚小云親傳,他還向喜彩蓮學習了《花田錯》。
水上漂一生演過的劇目達500余個,其技藝之高超,戲路之寬廣,在晉劇和北路梆子發展史上均少有。凡想看其表演的觀眾,無不稱道他扮相俊美飄逸,做派細膩傳神,唱腔流暢舒展,念白道字清晰,武打干凈利落。
令人惋惜的是,正當水上漂的藝術發展趨于穩定上升階段的黃金時期,正當他準備為晉劇培養一批“小水漂”的后來,“文化大革命”一場浩劫奪去了他的生命。1968年農歷臘月初八,水上漂被迫害致死,留給喜歡他的觀眾無盡的遺憾。
晉劇王玉山“水上漂”演鐵鏡公主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