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戲后臺諸般規矩,你知道嗎?
- 時間:
- 瀏覽:0
- 來源:愛戲網
很多票友戲迷雖然愛好京劇,但是由于好奇和不懂規矩,惹得管箱師傅很不高興,所以懂戲更要懂規矩。由于均為票友,在參考了諸多書目以及請教了老師之后,總算于規矩一門是初窺門徑,現初步總結如下以供參考:
臨場推諉,革除。臨時告假,同上;或緩留;如有特別事故,不在此例。在班思班,永不敘用。在班結黨,責罰不貸。臨時誤場,責罰。背班逃走,追回,從重懲罰,不留。夜不歸宿,責罰。夜晚串鋪,重責,罰跪。偷竊物件,重罰,不留。設局賭錢,責罰??诮嵌窔?,責罰。以強壓弱,責罰??丝酃?,責罰,不敘用。無事串班,責罰。歇啞巴工,如辭班,責罰。扮戲耍笑,責罰。扮戲懈怠,責罰。當場開攪,責罰。錯報家門,責罰。臺上翻唱,責罰。當場陰人,責罰?;靵y冒場,責罰。登臺懈場,責罰。臺上笑場,責罰。
最要:
后臺不得犯野蠻。撞闖祖師龕、鑾駕、供器桌;斗毆拉賬桌、摔牙笏、砸戲圭、捅人名牌、搶箱板等情,一律罰辦不貸。
后臺座位管理各有次序,不得亂擾。管事人做賬桌。催場人、上下場,坐后場門旗包箱。生行坐二衣箱(1)。貼行(即旦行)坐大衣箱(2)。凈行坐盔頭箱(3)。末行坐靴包箱(4)。武行上下手坐把子箱。丑行座位不分。此外,后臺還有兩桌子:彩匣子(5)、梳頭桌(6)、后場桌(7)。
最忌:
后臺不得坐箱口。大衣箱上不準睡覺。箱案(8)不得坐人(編者按:由此可見大衣箱最重要)。不得兩腳磕箱。上玉帶不得白虎(9)。后臺不準幌旗。加官、財神、喜神、各臉不得仰面,戴臉不準照鏡說話。戴王帽遇草王盔,不得同箱并坐。扮關公、神佛角色須要凈身。后臺不得做閑事。凈行不得掭彩條。生行忌落髯口。貼行忌掭頭、吊蹺、落褲。貼行扮戲,不得赤背。扮相不得丟頭忘尾。扮戲不得吃煙。后臺不得張傘。后臺不準弈棋。后臺不準合掌。后臺不準搬膝。前臺不準言“更”(音如“經”)。后臺不準言“夢”(音如“兆”)。青龍刀、白虎鞭、火髯、魁星臉、神鬼臉,一切大樣刀具如大槍、斧、戟、鎦金镋、盤龍棍、大小槊、降魔杵、大纛旗、靈官鞭、鬼頭刀、雷公錘、鉆、彩匣、朱筆等件,不得亂動,如犯重責。
后臺責任:
生末行扮加官。凈丑行扮財神。凈丑行扮魁星。武行扮雷公。上下手穿形(10)。九龍口(即打鼓佬——鼓師)言公。生凈行言公。領班人調查。丑行調查。武行頭掌刑。管伙食人掌刑。丑行開筆勾臉。生凈行上香開戲。
各戲班在戲院演出時,后臺中有約定俗成的規矩,供演戲者遵守。這些規矩有:
禁止婦女上臺或入后臺;
財神、加官面具不得朝天放置,取在手中時,不得于他人言語;
禁止掀簾兒外窺;
禁止在后臺賭博;
禁止坐“九龍口”(鼓師座位,別人不得擅坐);
青龍刀、開門刀均不得擅動,青龍刀非應用時,必須用布包裹;
禁止跨坐戲箱,或抱膝而坐;
丑角未開面,他角不得抹彩;
旦角上裝后,不得赤身露體;
禁止頓足罵人;
禁止撐傘;
未抹彩前,不得試戴口面。
其它如:各行當歇坐于戲箱時,各按行當分坐,各有位置;旦角綁蹺,頭必向里;各行角色一進后臺必先到祖師龕前恭敬行禮,再向四周拱揖,敬拜前輩等。
參考書目:
1.《喜(富)連成科班始末》,葉龍章著,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年;
2.《北京舊聞叢書之梨園軼聞》,劉嵩昆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
注釋:
1.靠、鎧、箭衣、褲、襖、馬褂、僧衣、茶衣、絳帶,歸二衣箱;
2.喜神、牙笏、蟒袍、官衣、裙子、斗篷、女褲、裙子、帔、開氅、云肩坎肩、汗巾、腰帶、絹子、扇子、朝珠,歸大衣箱;
3.盔、巾、冠帽、翎尾、鬅頭、發須、髯口,增容網子、水紗、牛角鉆、懶梳妝等,歸盔頭箱。玉帶、羽扇等盔頭由大衣箱監管;
4.即三衣箱。胖衣、水衣、墊片、青袍、卒褂、女蹺、龍套等,具歸三衣箱管理;
5.勾臉應用顏料銀粉一切等物;
6.梳頭應用一切器具;
7.管理一切小把子、小彩砌等件;
8.在箱子上另放一個案子稱箱案;
9.左為青龍、右為白虎,上玉帶時,必須從左往右插,從右往左插行話稱之為白虎;
10.上手穿龍形、鶴形、貓形、驢形、一切大行。下手穿虎形、狗形、狐形、鼠形,一切小形。
來源于:京劇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