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戲又名挑香擔,屬小戲其題材來源于農村生活,劇情簡潔明快,曲調活潑流暢,又是用當地方言演唱,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深受農民喜愛。大多是以當地居民津津樂道的傳聞舊事為原型改編的。
2022-07-23
說起花鼓戲,可能很多人都比較陌生,大多都只是聽說過這個詞但是從來也沒有真正的見過。就像現在新時代年輕一帶的人,大部分都已經不在去關注各式各樣的戲劇了。但還是有很多喜歡我國戲曲文
“大鑼”屬鑼的一種,因面較大故稱大鑼。它是銅制的,直徑約30厘米,扁平圓體,有邊,邊孔較小,系以繩。演奏時,左手提鑼,右手持木槌擊奏,在戲曲伴奏和器樂合奏中常用到它。 它也常與
2022-05-29
大筒是拉弦樂器,形似二胡,因琴筒較大較粗而得名,是湖南花鼓戲的主要伴奏樂器,所以也稱花鼓大筒。它還用于長沙的沙絲弦、祁陽小調的伴奏。此樂器的琴桿、琴筒都是竹制的,琴筒蒙蛇皮,二
嗩吶,又名喇叭,小嗩吶稱海笛。嗩吶,在木制的錐形管上開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裝有細銅管,銅管上端套有雙簧的葦哨,木管上端有一銅質的碗狀擴音器。嗩吶雖有八孔,但第七孔音與筒音
“小鑼”也屬鑼的一種,因鑼面較小而得名。銅制,圓形,直徑約22厘米,中心部稍凸起,不系繩。演奏時用左手指支定鑼內緣,右手持一薄木片敲擊發聲。它的音色明亮清脆。小鑼在京戲中也稱京
皖南花鼓戲表演藝術是從民間歌舞發展起來的,它以白扇子、紅毛巾、彩色帶為基本道具,根據人物性格、思想感情的變化,構成多姿多彩的舞蹈和形體動作,伴著特定的鑼鼓節奏翩翩起舞,以表達人
臨湘花鼓戲的特點就是土生、土長、土氣、土味。即演的地方事,唱的地方人,說的地方話,拉的地方調,宣泄地方嬉笑、怒、罵和美、丑、端莊。臨湘花鼓戲從音樂來說,臨湘花鼓戲主要聲腔叫“琴
一是對研究臨湘花鼓戲與瑤族文化的歷史淵源關系和藝術血脈關系有重要作用。二00一年,龍窖山千家峒被中國(廣西)瑤學學會專家認定為瑤族同胞居住的故鄉,脫胎于臨湘民歌山歌等曲牌的臨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