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劇
北京曲劇的介紹
北京曲劇是戲曲劇種。以北京流行的曲藝單弦牌子曲為主發展而成,初名“曲藝劇”,1952年始正式定名為“曲劇”。單弦牌子曲,也稱“八角鼓”,是采用牌子曲聯綴體,三弦伴奏,八角鼓擊節
2022-05-18
曲劇生行介紹
大多以小生為主,表演時一般以文生、空生一類角色居多,沒有武生。從40年代曲劇開始演出"袍帶戲"后,發展了須生。 小生朱六來在河南曲劇發展的初期,在沒有鑼鼓伴奏的情況下而創造出一
2022-05-18
曲劇旦行介紹
旦行是曲劇各行當之首。因早期大多演出"三小戲",又多以旦角為主,所以河南曲劇的旦行名角頗多,在表演藝術上也各具特色。 建國前的演出,旦角多由男性來扮演,較著名的演員有許文興、胡
2022-05-18
曲劇的音樂介紹
曲劇音樂最早可追溯到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由其中的雜牌小調與河南的民間歌舞踩高蹺相結合,于1926年經由臨汝縣農民組成的同樂社搬上戲劇舞臺,從而正式發展為戲曲劇種。其中的"高
2022-05-18
河南曲劇的介紹
曲劇是河南第二大劇種,除河南外,還分布于陜西、山西、河北、湖北、安徽、江蘇等省。它至今創演不輟,因自然風趣、貼近生活而深受觀眾喜愛。但其后備力量也不能讓人樂觀,既缺乏好的接班人
2022-05-18
河南曲劇的唱腔
河南曲劇的唱腔是采用曲牌體式。最初登上舞臺時,曲劇的腔調大多采用"雜牌小調"的形式,僅有〔陽調〕、〔剪靛花〕、〔詩篇〕等十余支。后逐漸吸收流行于南陽一帶的曲藝"大調曲",豐富了
2022-05-18
河南曲劇介紹
曲劇是在河南曲藝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起初的形式是由表演者邊踩高蹺邊唱曲子,后來逐漸發展成為高臺曲。鼓子曲是一種曲牌聯綴體式的說唱藝術,演唱時,三五人自執檀板擊節,一反以前的三弦
2022-05-18
曲劇的簡單介紹
曲劇是河南省的主要地方劇種之一,舊時也稱"高臺曲"或"曲子戲"。 曲劇流行于河南全省及周圍鄰近地區,是在當地流行的曲藝鼓子曲(洛陽曲子、南陽曲子)和踩高蹺的表演形式的基礎上發展
2022-05-18
河南曲劇知識介紹
河南曲劇的唱調極其豐富,約有百余支(包括大調曲),常用的有:陽調、扭絲、詩篇、剪剪花、漢江、慢垛等。唱腔也有一定的板路,大致可以分為快板、慢板散板三種。一個唱調在實際應用中,都
2022-05-18
曲劇的唱腔結構
曲劇的唱腔結構為長、短句--曲牌聯套體制。唱腔、曲牌大約有150多種,其中有來自明、清民歌小曲的〔陽調〕、〔剪剪花〕、〔詩篇〕、〔打棗竿〕、〔茨兒山〕、〔太平年〕、〔羅江怨〕,
2022-05-18